工信部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:剑指工业强国

栏目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15-03-12
10日从工信部网站获悉,近日,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了央广网专访。


  苗圩表示,今年“两会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提出要制订“中国制造2025”规划纲要。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件大事。


  苗圩介绍,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,大概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,“中国制造2025”也就是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,也是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。待国务院审批通过发布后,工信部还要组织工业行业认真宣贯这个纲要。


  这个纲要的主要内容:第一是强调创新驱动,第二是质量为先,第三是绿色发展,第四是结构优化,第五是人才为本。


 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,工信部“十三五”规划要做顶层设计。“以前工信部做‘十二五’规划时,前期是做行业规划,后期做工业转型升级规划。”知情人士说。 工信部的“十二五”规划体系,包括“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”总体规划。这是工信部“十二五”规划体系之首。此外还有16项行业规划、27项专题规划、3项区域规划。


  但《中国制造2025》是先确定顶层制度设计,再形成重点行业、领域和区域的相关规划。该人士称,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目前处于换挡减速期,也因此,未来十年的顶层制度设计将紧紧围绕 “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”。


  工信部在“十二五”时期提出的重要概念是“转型升级”。上述人士称,“十三五”乃至“十四五”的关键词还在研究中,但会与向工业强国转变相关,未来将会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概念。
  解读《中国制造2025》


  此前,部分专家学者对《中国制造2025》规划作出了解读。有专家表示,中国正在制定中的“2025规划”,即在2025年步入制造强国队列,到2035年赶超德国、日本。


  稍前,中国工程院负责规划制定的课题组成员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向媒体介绍《中国制造2025》。


  屈贤明向记者透露,《中国制造2025》说,中国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和工业强国。中国准备利用20年的时间,赶超德日等国的工业制造业。


  在实施细节上,正在编写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规划,包括一个纲要和一个专项的行动规划,比如通信设备等等。针对国际水平,中国的短板在什么地方,找出短板,制定发展目标,明确具体的行动计划,然后利用市场和利用政府的两个手段来解决存在的问题。


  《规划》将涉及整个制造业,但这里面还是有重点的。《规划》将制造业分为两类,第一类是跟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,或者差距很小的。比如高铁,还有能源装备。第二类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,比如航空、航天、海洋工程这样的装备。至于说像纺织、食品,这些主要靠市场去优化、配置资源。这些行业涉及中国十几亿人吃饭、穿衣,也会关注,但国家规划没有特别强调,制造强国包括了装备、机械建筑,包括原材料,像钢铁、石油化工。


  据悉,工信部还总结了中国制造业四方面“不强”:基础材料、基础零部件、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不强。


  对于2025年的中国汽车产业,屈贤明表示“谨慎乐观”:“汽车是我们揪心的一个产业,现在还看不出很好的前景。现在这几年在渐渐地下降。一些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,他们80%、90%的利润都是靠合资企业,咱们自主品牌的汽车不仅不赚钱,甚至有的还赔钱。总的来说,我对中国的制造业还是很有信心的。唯独对企业可以说句话心里没有底,不是我没有底,大家都没底。”


  《中国制造2025》规划出台落实后还要对成果进行检验,屈贤明认为,“我们不敢说企业都跟西门子、美国通用,跟他们比。因为从制造业来说,这都是世界数一数二、又大又强(的企业)。但是我们会有一批企业,我们分析至少有20家企业,它在国际分工当中能够处于一个关键的环节。既能够出口产品,又能够输出技术、输出资本,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些跨国的企业。它不仅仅能出口产品,还可以到国外兼并;不仅仅是进口技术、引进技术,还能够出口技术,有自己独特的技术。这一步还需要5到10年形成这么一批企业。能够跟世界上同类的企业,跟它同台竞争,可以跟它掰手腕。”